政府信息公開
關于《富錦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解讀
關于《富錦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有關情況解讀如下。
一、規劃綱要起草過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國家進入新發展階段之際,我市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制定好我市“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實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礎性、針對性的重大舉措,統籌謀劃好重要領域的接續改革,對于動員和激勵全市人民凝心聚力,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確保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富錦新征程中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規劃綱要起草工作,成立了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由李源波書記任組長,有關市領導和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在市委常委會領導下承擔規劃綱要起草工作。李源波書記多次帶領工作小組,就規劃框架、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等關鍵問題進行了充分醞釀,對加快農業現代化、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城市商貿活力、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等重要內容進行了反復研究。
本次規劃綱要起草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堅持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充分吸收各方意見和建議。規劃綱要起草期間,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組織了工作座談會、民主座談會、專家研討會、基層座談會等不同類型會議,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10月26日,李源波書記召開書記辦公會議,專題聽取規劃綱要起草的初步框架和思路,提出指導性意見,親自把關修改。規劃綱要初稿形成后,于11月至今先后4次發至市級四個班子主要領導、市直各部門、省直單位和各個鄉鎮廣泛征求意見。據統計,共征集到意見建議100多條,起草組經過認真梳理、逐條分析、反復推敲,對有參考價值的68條意見進行了吸收采納。有些比較具體的意見建議,擬于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中予以考慮。反復進行討論修改之后,形成了《富錦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富錦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對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和佳木斯市對富錦工作的部署要求,對“十四五”時期我市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統籌安排。起草中注意把握了以下方面:一是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和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穿全篇,一以貫之推動落實落地。二是堅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國家重大戰略和省委、佳木斯市委重點部署中找準位置、謀劃思路,使規劃建議更具戰略性和指導性。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明確未來五年和十五年必須完成的任務,針對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提出一系列固根本、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措施,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四是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認真總結提升“十三五”規劃實施中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拓展延伸新內涵新要求。五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促進共同富裕,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二、規劃綱要的基本框架
規劃綱要共九章三十七節,總體分為三大板塊。
第一板塊為總論,即導語和第一、第二部分。主要闡述“十三五”時期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四五”時期我市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以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必須遵循的原則、發展定位和主要目標。
第二板塊為分論:即第三部分至第八部分。總體上立足富錦發展實際,按照新發展理念的內涵來組織,分領域闡述我市“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安排了6個部分,分別是堅持農業強市,建設國家農業現代化新示范;推進工業立市,構筑多元化實體經濟新集群;強化商貿興市,培育“雙循環”經濟新體系;實施生態育市,打造“兩山”轉化新標桿;推動協調發展,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促進共享發展、建設國家幸福城市新典范。
第三板塊為結尾,即第九部分和結束語。主要闡述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項目支撐和要素保障;強化營商環境制度保障;完善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等內容。
三、需要重點說明的幾個問題
規劃綱要提出了一些新的發展要求和重大舉措。這里,就其中幾點作簡要說明。
第一,關于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綜合考量中央、省委、佳木斯市委規劃建議的特點,以及未來一個時期外部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我市規劃綱要以定性表述為主、蘊含定量的方式,確定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其中,“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明確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重大領域改革、社會民生福祉、社會治理現代化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圍繞“經濟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共享發展、安全發展”五大方面細化具體發展指標,在編制規劃綱要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研究提出一些較為具體的量化目標。
第二,關于承載國家糧食安全的使命擔當。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作為糧食生產大市,我們要穩住農業、發展農業,挑起國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任,因此,規劃綱要把“夯實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我市十四五發展的首要任務,通過強化黑土保護,堅持農業綠色發展主基調,調整種養殖結構,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全力穩定糧食生產。另外,依托我市2300萬噸糧食倉儲和周邊地區豐富的糧食資源,打造成為區域性糧食交易中心以及玉米價格形成中心,形成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強對國有糧庫的監管,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守好管好“祖國糧倉”。
第三,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尤其是新時期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是作為農業大市發展的重要任務,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十四五”時期著重推進的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基于我市城鄉差距大、鄉村民生服務設施短板、空心村現象明顯、鄉村產業發展滯后等問題,提出以加快鄉村振興為引領,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推動農業現代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生活服務基礎設施配套,提升農村基層治理能力,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和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實現更高水平的農業農村現代化。
第四,關于構筑多元化實體經濟新體系。近期國家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將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黑龍江省出臺“工業強省”戰略,將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和產業園區培育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省現代化工業新體系。為此,圍繞玉米、水稻、大豆、畜牧、能源五大產業鏈,規劃綱要聚焦“三篇大文章”提出打造優勢主導產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強化產業平臺功能等一系列路徑,這都是我們“十四五”時期推動富錦市高質量發展務必抓緊抓實的戰略舉措。我們還應看到,當前“兩新一重”加快建設和現代經濟體系加快構建,為我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必須牢牢把握這一難得機遇,適度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精準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奮力走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第五,關于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黨中央深刻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順應時代潮流作出的重大抉擇。我們要牢牢抓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發揮“三江平原腹地中心”和背靠“一橋一島”的區位優勢,暢通內外循環“大動脈”,加快建成多式聯運中心,打通江海聯運通道。積極向上爭取,謀劃建設富錦通用機場,增加對外開放通道。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在推動消費擴容提質、擴大精準有效投資、構建全鏈條現代流通體系、促進供給與需求高效適配上下功夫,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加快崛起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和增長極。
第六,關于打造三江平原地區經濟活力中心。依托區位、人口等優勢基礎,疊加新時期墾地共建改革,我市將進一步提升在區域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和職能。規劃綱要提出,通過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進一步提升對外合作水平,激發商貿服務活力,強化休閑度假功能,加快科技、金融、職教、電商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不斷放大經濟發展圈層,從而加快企業、資本、人才、信息等發展要素在富錦聚集,增強整合輻射能力,打造三江平原地區要素融合集聚中心,吸引更多的人集聚富錦、落戶富錦。
第七,關于社會治理現代化。從這次疫情來看,我們的網格化、大數據充分發揮了作用。“十四五”時間,我們要堅持圍繞“網格化”“數字化”“智慧化”建設,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城鄉社區基層下移,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高數字化服務水平,加強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5G網絡、物聯網、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創新與融合發展,探索開展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重點行業的數字化應用,實現社會治理智能化。
相關鏈接:富錦市“十四五”規劃綱要